顶点小说 > 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 > 第211章 荆南逆反

第211章 荆南逆反


太突然了,先前还是一堆汉军大败的谣言,一瞬间变成了汉军五战五捷。
  被刺激到的沙摩柯立刻坐不住,紧急扣押了郑泉一行人。
  马良对其冷眼旁观,现在他终于彻底认清了沙摩柯的为人。
  蛮夷聪明点好,知道归顺强者。
  但是太过聪明,总想着趁乱浑水摸鱼捞好处,这种人不是希望地方稳定的朝廷所愿意看到的。
  当下,马良已经开始思考给计策,如何让这些蛮夷长治久安。
  而沙摩柯还想着将马良架起来,打起大汉王师的旗帜去攻打徐盛部。
  勤勤恳恳干很多活不重要,干的活让领导能看到才是最重要的。
  “作为朝廷的校尉,驱除叛贼我沙摩柯义不容辞,先前我军粮草不足才与东吴虚与委蛇。”
  沙摩柯说这话的时候,脸不红心不跳。
  “现在终于兵精粮足,全军上下自今日起皆听令于马掾史,还请国事为重啊!”
  马良心底发笑,好好好,你还拿国家大事来压我。
  他表面上没答应也没反对,离开软禁之所,召集自己的随从。
  沙摩柯以为对方同意随自己出征,兴奋的去整顿兵马。
  然后就在他想誓师出征的时候,马良却告辞。
  “而今世子殿下携大军南回,东吴败亡在即,我要回临沅领兵追敌了。至于你的功过,自有世子殿下评判。”
  沙摩柯不敢阻拦,而一句功过由世子评判让他心底直打鼓。
  他迅速将郑泉一行人五花大绑起来。
  都怪你们这群吴狗,五战连败,真他妈废物,还封锁消息用谣言欺骗老子。
  要不是把你们这些人献给刘禅能挽救一下自己的形象,老子早动手砍人了。
  马良那句东吴败亡在即也提醒了他,得赶紧动兵,拿下的吴军首级越多,自己越安全。
  蛮兵动身的时候,徐盛也得知了江北不利的消息,并且他还得知了孙权撤退洞庭湖。
  战略进攻阶段已经结束,估算着自己短时间内拿不下临沅城,徐盛开始收缩防守。
  他将军队拉到汉寿,跟廖立对峙。
  向北分兵据守作唐、并派兵把守天堑之地华容道。
  向南分兵驻守益阳,如此一来南北两条后路都在自己掌控之下。
  徐盛认为,当下江东并没有全线崩溃,自己占据此处,无论是战还是谈判,都能为江东增添筹码。
  “早先湘水划界(实际上是湘水之盟)的时候,以湘水为界,长沙被一分为二,西部被刘玄德占据,划入南郡。”
  “现在,我军在汉寿做桥头堡,完全控制资水,全据长沙,并且几乎将零陵郡也收入囊中。若是能行湘水故事就此划分疆界则是稳妥。”
  想法很美好,但徐盛一直在南方,没有与刘禅正面交手过。
  他低估了刘禅南归对荆州的影响力。
  沙摩柯的蛮兵忽然就突脸上来了,当然,徐盛并没有太慌乱。
  蛮人的攻城手段比江东更差。
  沙摩柯没敢直接攻城,而是野外扎营,然后请廖立派兵前来合力攻城。
  结果徐盛趁夜袭营,攻破了沙摩柯的前军营寨,使之伤亡千人。
  沙摩柯吓了一跳,立刻退军十里。
  “不对劲啊,不是东吴败亡在即吗,打不动啊。这个徐盛是哪路货色,他这么高级别的大将在这里,吴狗的士气忒高了点。”
  他一路带兵过来,派斥候查探到临沅城下汉军在拆毁吴军营寨。
  他误以为汉军击破了吴军,然后急匆匆的上来抢功,结果吃了败仗。
  但徐盛也没高兴多久,很快,一则消息传来。
  刘备的零陵北部都尉、裨将军习珍举兵反吴。
  最初吴军攻势甚猛,许多地方或被投降,或被攻破,而习珍打算死守到底,大不了为国捐躯。
  他的弟弟习宏站出来劝说他,道:
  “驱甚崩之民,当乘胜之敌,甲不坚密,士不素精,难以成功。不如暂屈节於彼,然後立大效以报汉室也。”
  有点屈身守分等待机会,让时局幽而复明危而复安的意思。
  总之就是先隐忍,再复仇。
  然后习珍同意了,他与步骘交涉,表示可以向东吴称臣,但是除了名号外什么都不变。
  他可以给付一批粮草军资,但一个吴兵也不能入城,他也不会交出兵权。
  当时步骘急于北上,便答应了他,想着等局势稳定后再收拾他。
  结果局势没稳定,而是崩了,刘禅的反吴命令传到零陵北部后。
  习珍毫不犹豫立刻和弟弟习宏一起,联络武陵部从事樊伷等人起兵反吴,重新打起大汉的旗号。
  三人举三县而反,并迅速攻击被吴军占据但已经被搜刮空虚的城池,连下四城,一时间声势浩大。
  零陵北部以及武陵东南部的淑蒲县等七县光复。
  为了能统领七县以防止他们各自为战,习珍自称邵陵太守。
  蜀和吴都没有邵陵郡,这是习珍根据自己控制的地盘自创的。
  邵陵城位于原长沙郡西南边,南边的夫夷城和东边的邵阳城都在零陵境内。

  所以他这个邵陵太守,是将长沙西南,零陵北部、武陵东南各割出一块组成的。
  不过,人家名义上是从吴军手里夺回来的,是绝对的功臣。
  刘禅麾下的东部军遭受瘟疫困扰,西部军兵马少不能孤军深入。
  因此习珍的起义迅速让荆南地区局势好起来。
  而此时潘濬这个手段狠辣的家伙没有投降东吴,起义之后东吴没能腾出手来镇压。
  南方局势的糜烂,立刻让徐盛意识到局势比自己想象的要差的多。
  当即决定放弃汉寿,从北边撤离。
  撤退的同时他也尽可能的掳掠回血,并给蜀汉添堵。
  他派兵将汉寿、作唐、安乡、澧县等地的豪强人口迁徙,准备来一次挟民渡江。
  这些地方的官员长吏、地主豪强本就投降了东吴,曾给吴军出粮出人。
  尤其是当初步骘要他们收拢大量人口,不少人参与其中。
  按照刘禅所说,凌虐臣民者杀无赦。
  他们担心刘禅的清算,被吴军说动,准备举家搬迁到江东。
  甚至配合吴军一起烧毁城池,破坏耕地之后再离开。
  廖立和沙摩柯瞅准时机,迅速追杀上去。
  徐盛得知丝毫没有慌张,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他令军队先行,没有遭受什么损失。
  但是那些投靠江东拖家带口迁徙的豪强们可就惨喽。
  吴军不需要跑的比追兵快,他们只需要比这些二五仔快就够了。


  https://www.lvsewx.com/books/42663/42663638/3131292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vsewx.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lvsewx.com